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业界 > 正文

热讯: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?_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

2023-04-24 06:16:10 来源:互联网 分享到:

1、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,沿传下来,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。

2、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

3、据史料记载,早在殷、周时期,江、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“太师饼”,此乃中国月饼的“始祖”。


(资料图)

4、  月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,深受中国人民喜爱。

5、月饼圆又圆,又是合家分吃,象征着团圆和睦,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。

6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。

7、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。

8、北宋之时,在宫廷内流行,但也流传到民间,当时俗称“小饼”和“月团”。

9、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。

10、时至今日,品种更加繁多,风味因地各异。

11、其中广式、京式、苏式、潮式,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。

12、  据说起源于唐代。

13、《洛中见闻》曾记载: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,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。

14、  北宋之时,在宫廷内流行,但也流传到民间,当时俗称“小饼”和“月团”。

15、后来演变成圆形,寓意团圆美好,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,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。

16、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“宫饼”,民间俗称为“小饼”、“月团”。

17、苏东坡有诗云: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怡”。

18、  南宋吴自牧的《梦粱录》一书,已有“月饼”一词,但对中秋赏月,吃月饼的描述,是明代的《西湖游览志会》才有记载:“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,民间以月饼相遗,取团圆之义”。

19、到了清代,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,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。

20、宋代的文学家周密,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《武林旧事》中首次提到“月饼”之名称。

21、  到了明代,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。

22、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,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,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。

23、  清代,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,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。

24、清人袁枚《随园食单》介绍道:“酥皮月饼,以松仁、核桃仁、瓜子仁和冰糖、猪油作馅,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,迥异寻常”。

25、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。

26、遍观全国,已形成京、津、苏、广、潮五种风味系列,且围绕中秋拜月、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,如江南的“卜状元”: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,叠在一起,最大的放在下面,为“状元”;中等的放在中间,为“榜眼”;最小的在上面,为“探花”。

27、而后全家人掷骰子,谁的数码最多,即为状元,吃大块;依次为榜眼、探花,游戏取乐。
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
关键词: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西南超市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